您当前位置
-> 骨科知识
|
 |
骨不连的分型
发布时间:2007年12月22日 19时5分
出现骨不连以后,骨折断端是纤维或纤维软骨连接(fibruuse and fibrocartilage bridging),软骨内可以出现退行性改变裂隙(degenerate splits),软骨基质可以出现纤维样坏死(fibrinoid necrosis of the cartilage matrix),断端也可能出现硬化,这些变化与股骨头坏死发生的变化十分相似。骨不连态学上可以分为肥大型、硬化型与萎缩型,但是多数病人是混合型骨不连。
|
肥大型骨不连,断端之间主要为软骨连接,通常认为断端的软骨帽具有骨骺软骨的特性,软骨生成的速度和软骨骨化的速度形成动态平衡,所以骨折裂隙长期存在。肥大性骨不连的断端往往向两边扩大,形成“象足征”或抱球状改变
硬化型骨不连髓腔封闭,断端硬化。萎缩形骨不连断端萎缩变细,主要为纤维连接。混合型骨不连往往兼有肥大、硬化或兼有萎缩、硬化的表现。从治疗的角度来说肥大型骨不连比较好治,萎缩型比较难治,如果出现假关节就特别难治。 |
 |
骨不连是一个很难治疗的疾病,由于目前没有办法使纤维、软骨组织转变为骨组织,西医最常用的办法是切除纤维与软骨组织,打通髓腔或切除硬化端,再加上植骨来治疗骨不连。不过手术效果不十分另人满意,有些人多次手术不能成功。现在有人在手术中加入骨形态发生蛋白BMP治疗骨不连,有人用BMP 加上红骨髓注射治疗骨不连,有人用超声波治疗,有人用注射金葡液治疗骨不连,也有少量用中药治疗的报告。治疗的方法多就表明现有治疗方法效果不太好。 |
中药治疗骨折和骨不连的特点,我们注意到中药治疗骨不连有以下特点和西医不同,1是不需要切除硬化端,2是不需要打通闭塞的髓腔,3是治疗过程中不出现骨膜反应。上海骨伤研究所用四环素标记法研究骨不连的硬化端,发现硬化端仍然有形成新骨的能力,不过比较弱,估计中药治疗骨不连与增强硬化端成骨能力有关。更主要的可能与中药能促进纤维与软骨组织形成骨组织有关。愈合过程中骨膜没有成骨现象。 | | |
|
|
 |
|
世界分析组织在2000年1月发起了一个名为“骨骼与关节的十年”的活动,根据它的统计,骨骼、关节与肌肉疾病是全世界头号损害公众健康的疾病之一,在过去十年,全球骨折人数增长了一倍,50岁以上的妇女有40%有骨折的危险。从骨折发病的各国情况来看,发病率的差异不大(见表4.1)这说明骨折的发生不存在地域的差别,而且越来越威胁到人们的健康。 表4.1 美国 中国 新加坡 韩国 总数 总人口数(百万) 200 1248 4 20 1472 骨折案例 52 321 0.99 5.2 370.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