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骨科病问题
发布时间:2007年12月16日 15时35分
一.人是怎么会活动的?
人的运动离不开骨.关节和肌肉.它们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能随意运动.人要活动时,骨是起到杠杆作用,关节是运动的枢纽,肌肉是运动的动力,但肌肉的活动是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受高级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的意识所支配的,如我们想伸手取物时,大脑的神经系统就会发出指令,通过神经系统传达到肢体的神经,使它所支配的哪个肌肉发生收缩,肌肉会产生协调的收缩活动,共同来完成取物的动作.因为肌肉是附着在两块骨头上的,而且至少跨过一个关节,以关节为轴,使肌肉是附着的两个骨头发生位置的变化而运动,这就是人体会活动的根本原因.如果骨头,关节和肌肉及其支配它的神经的任何一部分的损伤,都会影响部分的正常活动.
二,那些部位的外伤到骨科就诊?
人体有206块骨头,由于医学的发展和按专业的分工不同,骨科医生看病的范围就限在头颅以下的躯干和肢体部位的外伤,如脊柱(颈.胸.腰椎),骨盆,四肢.手.足等.在头颅部位又根据不同的部位应到相应的科室就诊,如颅盖骨损伤应到神经外科,鼻骨骨折就到耳鼻喉科,上下颌骨骨折和下巴(下颌)脱臼应到口腔可就诊,了解这一点以免患者来回转科延误治疗.
三;小夹板外固定的原理是什么?
利用木制小夹板做骨折外固定物,是在中医的基础上,结合西医骨科经验和研究成果总结的一种骨折治疗方法.小夹板选用有韧性,弹性和口塑性的材料制作,常用的材料有柳条,杉木,胶合板等,制成与肢体外形,长短和宽窄相适应的夹板,每副夹板4块.小夹板固定骨折的原理是从肢体功能要求出发,根据肢体运动学的特点,通过适当的牵引力,将骨折复位,加以小夹板的固定包扎,达到骨折端复位,制动和解除肌肉痉挛等作用.重新恢复肢体内部动力的平衡.
四,重物从高处落下砸伤肩部,为什么引起胸腰部疼痛呢?
重物由高处落下时脊柱的胸腰部处于向前曲位,重物砸到的肩部又造成脊柱旋转,继而产生疼痛,这就提示胸腰部交界处有可能屈曲旋转骨折,若无神经损伤症状,应争取早期复位.恢复脊柱的稳定性,避免脊柱损伤,若骨折伴脱位多不稳定骨折,在搬运和复位方法上要注意.多采用胸腰部下垫薄枕平卧慢慢自然复位,有时需要手术,时间需要4-6周.
五.股骨干骨折会出现哪些并发症?
由于骨折时遭受到强大暴力侵害,股骨干骨折常伴有全身多处损伤,或伴有躯体重要脏器的损伤.就股骨干骨折本身而言,由于股骨干内侧有重要的神经血管走行,骨折发生时或者伤后不恰当的搬运,尖锐的骨折端刺破血管形成大出血,加上骨折本身的出血,成人的内出血量可达到500----1500ml,严重时出现失血性休克.股骨下1/3骨折,骨折段受腓肠肌的牵拉而向后倾倒,远侧骨折端可压迫或刺激掴动脉,掴静脉和坐骨神经.血管的损伤可能造成肢体远端的血供障碍,甚至肢体坏死,坐骨神经的损伤表现为足下垂,足趾伸屈无力和足部感觉障碍等典型症状体征.
六,饮酒多久会出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根据近200例患者的统计,每天喝半斤白酒,历时10年左右就可能出现股骨头坏死.近来有些中青年患者频于应酬饮酒过多,5-6年就发生了股骨头坏死,这与个体因素有关,我国的东北地区,山东,河南以及台湾,喝酒的人多,酒精度数高,是股骨头坏死的高发地区.
七,摔伤膝部后怎么办?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的单关节.严重的扭伤.脱臼或骨折时会非常疼痛.须立即行医疗急救.
(1)用大垫子或类似敷料处理伤口出血但不要直接压迫伤处.应尽快请求医疗救助.于伤者双腿间踝部至膝以上置一长垫,可用枕头,坐垫,折叠的上衣或类似物替代,先放置于健侧腿旁边,再靠近患肢.
(2)用绷带,皮带,头巾等类似物将双踝固定在一起.用宽绷带.头巾或类似物将双腿固定在一起.于伤部下方,用一条绷带将胫腓骨固定.用另一条绷带固定髋部.
(3)注意观察伤者的情况变化及休克征兆的出现,安慰伤者并告诉他救护人员正在赶来.
(4)等待医疗救助时使患者保暖(但不要过热),安静,平卧.
八,骨折复位和固定后什么时候开始活动?
骨折在得到妥善复位和固定后,原则上应该字医生的指导下尽早开始活动,这样有利于局部的血液流通,减轻肿胀,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但是,这样活动有一个基本原则:所进行的活动不能影响骨折处的稳定性.在此前提下,我们可以进行以下几种活动:1,没有受伤的肢体部位活动,比如右腿骨折,可以立刻进行左腿,腰部.上肢的活动.2,被固定的部位有保护的活动,比如小腿骨折固定后,保护下进行脚趾的活动,膝关节的活动,扶拐做健康肢体的行走.3,根据骨折愈合的程度,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同强度,不同方式的活动.比如,小腿骨折手术后,刚开始只能在床上活动脚趾,几天后可以扶拐用健康肢体行走,几周后患肢可以部分负重行走.
九,目前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骨的生长?
骨的生长有两个概念,从出生到成年为全身正常生理性生长,目前还没有明确能使人体长高的特效方法.局部骨组织生长修复是骨组织遭受破坏后人体自行完成的一个复杂的自然过程.骨组织的代谢存在两种机制:骨重建和骨破坏,它们相互制约共同存在,处于相对平衡状态. 促进骨生长可以一方面促进骨重建,另一方面仰制骨吸收.目前常用的药物多数是仰制骨吸收作用,如二磷酸盐类,钙剂.此外电刺激也有促进骨生长的作用.
十,骨折愈合标准是什么?
骨折愈合有临床愈合和骨性愈合之分,掌握其标准对于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决定下一步治疗,非常有意义。一般认为,达到临床愈合标准的骨折患者,就可以去除石膏、夹板等外固定,并能进行负重锻炼;而达到骨性愈合标准就可以取出内固定,并能从事正常工作和生活。
1.临床愈合标准
⑴局部无压痛及纵向扣击痛;
⑵局部无异常活动(自动的或被动的);
⑶X线片显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
⑷外固定解除后,伤肢能满足以下要求:
上肢:向前平举1kg重量达1分钟。
下肢:不扶拐在平地行走3分钟,并不少于30步。
⑸连续观察2周骨折处不变形。从观察的第一天起,就算骨折临床愈合。
2.骨性愈合标准
⑴具备临床愈合标准。
⑵X线片显示骨痂通过骨折线,骨折线消失或接近消失。 凡是经过骨科医生手术复位、固定〈内、外固定〉后的患者。老、少皆宜。对于骨痂生长迟缓和植骨手术后不长合,这些医学上无法解决的难题,也可以治疗,效果可达痊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