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老人山程氏中医骨伤疗法
 | 首页 | 老人山首页 | 医院介绍 | 名人典故 | 历史沿革 | 图片展示 | 老人山 | 骨科知识 | 门诊路线 | 客户服务 | 后台管理 | 
  您当前位置 -> 骨科知识  

骨折愈合过程


发布时间:2007年12月16日 15时11分


骨折愈合过程

骨折愈合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血肿形成骨折时除骨组织被破坏外,也一定伴有附近软组织的损伤或撕裂。骨组织和骨髓都富含血管,骨折后常伴有大量出血,填充在骨折的两断端及其周围组织间,形成血肿。一般在数小时内血肿发生血液凝固。和其他组织的创伤一样,此时在骨折局部还可见轻度中性粒细胞浸润。骨折时由于骨折处营养骨髓、骨皮质及骨膜的血管随之发生断裂,因此在骨折发生的1~2天内,可见到骨髓造血细胞的坏死,骨髓内脂肪的析出,以后被异物巨细胞包绕形成脂肪“囊”。骨皮质亦可发生广泛性缺血性坏死,骨坏死在镜下表现为骨陷窝内的骨细胞消失而变为空穴。如果骨坏死范围不大,可被破骨细胞吸收,有时死骨可脱落、游离而形成死骨片。

(二)纤维性骨痂形成大约在骨折后的2~3天,从骨内膜及骨外膜增生的纤维母细胞及新生毛细血管侵入血肿,血肿开始机化。这些纤维母细胞实质上多数是软骨母细胞及骨母细胞的前身。上述增生的组织逐渐弥合,填充并桥接了骨折的断端,继而发生纤维化形成纤维性骨痂,或称暂时性骨痂肉眼上骨折局部呈梭形肿胀。约经1周左右,上述增生的肉芽组织及纤维组织部分可进一步分化,形成透明软骨。透明软骨的形成一般多见于骨外膜的骨痂区,而少见于骨髓内骨痂区,可能与前者血液供应较缺乏有关。此外,也与骨折断端的活动度及承受应力过大有关。但当骨痂内有过多的软骨形成时会延缓骨折的愈合时间。

(三)骨性骨痂形成骨折愈合过程的进一步发展,是骨母细胞产生新生骨质逐渐取代上述纤维性骨痂。开始形成的骨质为类骨组织,以后发生钙盐沉着,形成编织骨,即骨性骨痂。纤维性骨痂内的软骨组织,和骨发育时的软骨化骨一样,发生钙盐沉着而演变为骨组织,参与骨性骨痂的形成。此时所形成的编织骨,由于其结构不够致密,骨小梁排列比较紊乱,故仍达不到正常功能需要。 骨痂左侧为软骨性骨痂,右侧为类骨组织 骨痂在幼稚编织骨骨小梁表面的骨母细胞排列成行按照骨痂的细胞来源及骨痂的部位不同,可将骨痂分为外骨痂和内骨痂。1.外骨痂或骨外膜骨痂,是由骨外膜的内层即成骨层细胞增生,形成梭形套状,包绕骨折断端。如上所述,以后这些细胞主要分化为骨母细胞形成骨性骨痂,但也可分化为软骨母细胞,形成软骨性骨痂。在长骨骨折时以外骨痂形成为主。2.内骨痂 由骨内膜细胞及骨髓未分化间叶细胞演变成为骨母细胞,形成编织骨。内骨痂内也可有软骨形成,但数量比外骨痂为少。

(四)骨痂改建或再塑上述骨痂建成后,骨折的断端仅被幼稚的、排列不规则的编织骨连接起来。为了符合人体生理要求而具有更牢固的结构和功能,编织骨进一步改建成为成熟的板层骨,皮质骨和髓腔的正常关系也重新恢复。改建是在破骨细胞的骨质吸收及骨母细胞新骨质形成的协调作用下进行的,即骨折骨所承受应力最大部位有更多的新骨形成而机械性功能不术需要的骨质则被吸收,这样就使骨折处上下两断端按原来的关系再连接起来,髓腔也再通。在一般情况下,经过上述步骤,骨折部恢复到与原来骨组织一样的结构,达到完全愈合。


 
用户名:
密码:

 

 世界分析组织在2000年1月发起了一个名为“骨骼与关节的十年”的活动,根据它的统计,骨骼、关节与肌肉疾病是全世界头号损害公众健康的疾病之一,在过去十年,全球骨折人数增长了一倍,50岁以上的妇女有40%有骨折的危险。从骨折发病的各国情况来看,发病率的差异不大(见表4.1)这说明骨折的发生不存在地域的差别,而且越来越威胁到人们的健康。
表4.1
美国 中国 新加坡 韩国 总数
总人口数(百万) 200 1248 4 20 1472
骨折案例 52 321 0.99 5.2 370.2
 

更多链接...
   

版权信息

版权所有:老人山程氏祖传秘方网  

电话:0519-86531589       联系人:程医生

手机:微信:13915811528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淹城常乐坊36号

(中医一条街内)

 


苏ICP备07509127号

净化网络环境,遵守国家法律。空间服务商-诺凡科技wangzhan8.com技术支持-投诉建议